使徒行傳第22章

保羅申訴,使命根源 作者:何啟明

這是保羅在眾猶太人面前的自辯,屬於羅馬囚犯旅程內三個自辯詞中的第一次,另外兩次是在腓力斯(廿四10~21)和亞基帕王面前的自辯(廿六2~23)。之前,曾提及路加喜用重複性的功能記敘那些重要的事蹟。保羅的悔改和蒙召向外邦人傳福音是使徒行傳一件重要事蹟,路加特意用三次從不同的角度來記述這件事(九章、二十二章、二十六章)。路加用不同角度更詳細、更深入及更立體的將事件呈現給讀者。保羅在猶太人面前自辯的重點是要指出他的出生背景、成長經歷和受訓傳統,都與普羅大眾的猶太人類同。保羅強調自己對猶太根源和信仰的忠誠,只有蒙召向外邦人傳福音一事是與聽眾不同(21節)。

保羅的自辯是由於群眾的暴亂而起,而這次暴亂是因他們誤認保羅教導猶太人背棄律法和猶太人的傳統。因此,保羅在申訴內容中特意強調他的猶太傳統。他先回應千夫長,他並不是那位曾經帶領猶太人到耶城推翻羅馬政權的領袖。保羅得到千夫長允許向猶太人說話後,就故意轉用他們較為熟悉的希伯來文向他們講解。耶路撒冷的猶太人在文化傳統上都比散居各地的猶太人較為保守,散居各處的猶太人多用希臘話,而聚居耶城的猶太人則較常用希伯來話或亞蘭話。保羅用本土語發言,不單吸引群眾的注意,同時得到群眾的認同,願意細心聆聽。

保羅提到他的猶太背景,他說:「我原是猶太人,生在基利家的大數,長在這城裏,在迦瑪列門下,按著我們祖宗嚴緊的律法受教,熱心事奉上帝,像你們眾人今日一樣。」他有純正的猶太血統,是希伯來人的希伯來人(參腓三5),更師承於猶太教內較為開放著名的希利(Hillel)拉比門下。他跟其他猶太人一樣熱心,甚至更為前衛,帶著大祭司和眾長老的通緝令去捉拿那些信奉及跟隨拿撒勒人耶穌基督的信眾。然而,大馬色路上與主的相遇,將他的人生倒轉過來,更將他事奉的方向轉移。這完全是上帝主動的介入,亦透過祂的忠心僕人亞拿尼亞的幫助,使他認識主及主給予他的使命。

我們可留意到路加在三次記述中故意將亞拿尼亞的角色逐漸淡化;亞拿尼亞所佔的篇幅逐步遞減,直到二十六章時就完全沒有提及他。路加的目的是要指出保羅的悔改與蒙召,信徒有他們扮演的角色,但最終仍是上帝對保羅直接的召命。保羅描述亞拿尼亞時,特意指出他「按著律法是虔誠人,為一切住在那裏的猶太人所稱讚。」(12節)。保羅是要向這群躁動的猶太眾群表明連幫助他的亞拿尼,也是一位謹守猶太律法的虔誠人,而且他的宗教操守是眾所周知的。

簡言之,保羅的出生、成長、教育,工作都可追溯到猶太教嚴謹的宗教傳統;那位差到保羅「遠遠地往外邦人那裏去」(21b節)的,也就是猶太同胞的祖宗所信奉的那一位上帝。保羅確實是根正苗紅,堂堂正正恪守摩西律法的真猶太人。他所信和所作的都是植根於舊約的應許,這應許就是神給猶太人有關耶穌基督為彌賽亞的應許。

思想:保羅見證說:「我今日成了何等人,是蒙上帝的恩才成的」(林前十五10a)。我們的出生、成長及所受的教育和訓練,都是上帝精心銳意的安排。你會為這些而感恩嗎?你又會怎樣善用這一切的安排去完成上帝給你的使命呢?

(靈修文章已獲「爾道自建)授權使用)

祈禱:保羅的經歷能證明耶穌基督是救主,是可信的。求主也使用我們生命,讓我們的經歷去能見證祂的救恩,使人透過我們能認識祂。

Tag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