使徒行傳第21章

敵意拿住,公正拿住 作者:何啟明

保羅謙卑接受雅各的建議,守完潔淨禮之後,隨之而來的是一場由亞細亞趕來的猶太人發起的動亂。他們見保羅在殿裏,就聳動群眾並提出兩項控告。第一項控訴是指保羅是「在各處教訓眾人糟踐我們百姓和律法,並這地方的」(28a節)。這控告是關乎外邦教會不斷增長,怪罪保羅並沒有使外邦信徒成為猶太人,淡化了猶太民族的獨特性。這控告略帶諷刺,因為保羅剛接受潔淨禮,免致蹧踐聖殿時,而猶太人卻以這項罪名來控告他!這指控跟司提反受的控告乃一脈相承(參六11~14)。第二項控告根本不對,他們指保羅「帶著希臘人進殿,污穢了這聖地」(28b);聖地是指聖殿的內院,那裏有一幅用作隔離的牆,上面有希臘文及拉丁文刻上的字句:禁止外人進入,違者處死。羅馬政府對違反此猶太聖殿規例的羅馬人,也照樣執行死刑,因此,這條例實在是嚴苛,難怪他們的控罪會激起憤怒的民情。

百姓拿住保羅,正想殺他的時候,羅馬的千夫長接到通報,知道聖殿附近發生了群眾暴亂事件。聖殿西北面有大希律建造的安東尼碉堡,碉堡的高度足以監視下面,並且有兩道樓梯與外邦人院連接,因此千夫長很快就可以趕下來處理暴動。這次群眾暴亂算是大規模的,因為觸動了千夫長和幾個百夫長前來調停(32節)。這位千夫長應該是革老丟‧呂西亞(Claudius Lysias)(參廿三26;廿四22)。他來並非要營救保羅,而是執行羅馬法律,去停息暴亂而已。因著他盡忠職守履行任務,保羅就得以脫離暴徒的手,開始了他落在羅馬政府手下,受牽制的日子。然而,保羅雖然被捆,他卻藉著他的自辯,讓福音不脛而走!

路加一邊廂提到「百姓一齊跑來,拿住保羅,拉他出殿」(30a節),另一邊廂指出「千夫長上前拿住他,吩咐用兩條鐵鍊捆鎖」(33a節)。有趣的地方是「百姓拿住」(30a節)和「千夫長拿住」(33a節)是的「拿住」(ἐπιλαμβάνομαι)原文是同一個字;猶太人是敵意的拿住保羅,而千夫長卻是公正的拿住保羅、猶太人想要處死保羅,千夫長執行羅馬律法,囚禁保羅,卻保護了他。兩者同樣是「拿住」,卻有天淵之別,剛好比對了猶太人的敵意和羅馬人的公正。這誠然是路加於二十一至二十三章裏故意突出兩個群體對福音的反應,猶太人對福音的抗拒和羅馬人的公正互相交織在一起。保羅成了猶太人拒絕福音的受害者,但卻又因羅馬政府的公正而成為制度下的受惠者!

之前,保羅在羅馬政府法律保護下,他在腓立比接受羅馬官長的道歉,並可從獄中釋放出來(十六35及下)、他在哥林多得到亞該亞的方伯迦流因拒絕受理猶太人的指控,而宣告案件結束(十八12及下),最後又在以弗所被城裏的書記宣告無罪(十九35及下)。現在千夫長革老丟.呂西亞兩次親自營救了保羅,把他帶進營樓,以免他被群眾毆打(二十一33及下,二十二24)。之後,當千夫長得知保羅是羅馬公民後,就快速地免他受殘酷的嚴刑拷問(二十二25及下),他更保護保羅,並將他轉送到該撒利亞巡撫那裏,受巡撫的監管,使密謀殺他的詭計不能得逞(二十三23及下)。這些例子正顯出猶太人與羅馬政府的對比:一邊是敵意拿住,另一邊是公正拿住!

思想:羅馬政府是一個專權的政權,然而福音仍能在此政權的制度下生存,並得到廣泛傳揚。保羅因著羅馬公民的身份和遵守羅馬法律,能享受到羅馬政府公平的待遇,福音得以廣傳。這對那些在極權制度下的基督徒又有何啟迪呢?

(靈修文章已獲「爾道自建)授權使用)

祈禱:當我們為主作工時,會受到其他人的敵視和誤解,求主保守我們的心,如保羅般為了福音的緣故不顧自身,奮力見證傳揚基督的名。

 

Tag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