羅波安與耶羅波安(王上12章)

羅波安和耶羅波安分別是王國分裂後南北兩國的第一位王,兩個劃時代的人物,名字竟然這麼相似。這一章分別是描述了他們做王後的心態以及改變。

羅波安的任性

羅波安的身世顯赫,是大衛的孫子,所羅門的兒子,他繼承的是上兩代留下來的強大王國,他名字的意思是「擴大我的民」,所以他是在一個非常優秀的環境下接任為王。可惜,他不但沒有像先祖大衛行耶和華眼中為正的事,也沒有像父親所羅門初登位時般倚靠神。

當時北方的領袖本來仍想擁立羅波安為王(1節),只是想要求他不要像所羅門那樣勞役他們,因為所羅門期間大興土木,對人民的生活帶來很大的負擔,只要羅波安肯安撫他們,承諾減輕他們的賦役,北方的支派仍很擁羅波安為他們的王。可惜羅波安明顯沒有得到父親的正確教導,要去敬畏神和愛祂的子民,反而聽信一班年青朋友的意見,用更嚴厲的說去回覆他們,於是使北方的以色列支派心灰意懶,不願意再效忠大衛家,決定獨立成立自己的國家。

羅波安沒有想過事情會這麼嚴重,對他這個一生活在父親蔭庇下的王子來說,總以為一切的成果都是手到拿來,他急忙回到耶路撒冷,召集了十八萬的軍隊,要攻打北方的眾支派,收服他們重新歸於統治之下。但神派先知阻止他,說這事是出於神,要他們順服。於是「眾人就聽從耶和華的話,遵著耶和華的命回去了。」(24節)。這裏提到的眾人也包括了羅波安,**雖然他之前是任憑己意,但當神提醒他時,他仍然願意遵從神的吩咐。**似乎他也稍為學懂了教訓,在最後關頭臨崖勒馬。

耶羅波安的不信

耶羅波安名字的意思是「奪取百姓」的意思,聖經形容他是「大有才能的人」(王上十一28),所羅門在位期間見他有才幹,就派他管理「約瑟家」的一切工程。「約瑟家」是指以法蓮和瑪拿西兩個北方的大支派,所以也包含了北方支派的意思,耶羅波安由於長期管理北方支派的工程,所以成為了北方民眾所信賴的領袖。

在羅波安用嚴厲的話回覆北方支派前,神其實早已派先知向耶羅波安宣告會將北方的十個支派交給他。同時,神給耶羅波安很大的應許,就是只要他效法大衛所行的,遵行神的道,神就會賜福給他,建立他的國,這個賜福其實已跟神給大衛和所羅門的是相當近似。就是神再次掌管以色列王的人選,他揀選了耶羅波安成為新的王。

後來,劇情發展果然如神所預言的一樣,羅波安的政治錯誤,使耶羅波安被北方支派擁戴成為北國以色列國的王。可惜,耶羅波安一上任就犯了很大的錯誤,由於當時的宗教中心聖殿是在耶路撒冷,每年猶太人的三大節期都要求以色列人要到聖殿獻祭和敬拜神。耶羅波安很快想到假若北方的以色列人仍然不斷的回到耶路撒冷朝拜,可能遲些又會願意效忠大衛家。

由於耶羅波安有豐富的管理經驗,果然他很快就想到政治手段來處理這個危機。他立了兩個金牛犢,跟以色列人說這就是帶他們列祖出埃及的神,將之分別立在以色列國的北方邊境(但)和南方邊境(伯特利),又立不屬利未人的人做祭司,讓以色列不用離開國土,在境內就可以朝拜。他這樣做是將百姓陷在罪中(30節),因為十誡寫明不可鑄造及敬拜偶像。耶羅波安因為不信神給他的應許,用自己的政治手腕來處理危機,結果卻失卻了神更大的賜福,行了耶和華眼中為惡的事。

**羅波安是先任性,後遵從;耶羅波安是先聴從,後不信。他們兩位都沒有大衛或所羅門那種願意追求神心意的心,而是相信別人的意見及自己的經驗,以致不能帶領國家歸向神。**這兩位作為南國猶大國和北國以色列國的王尚且如此,已可想像到繼任他們的王會更為不堪。羅波安和耶羅波安就這樣成為宿敵,經文提到「羅波安與耶羅波安時常爭戰」(王上十四30),最後他們究竟誰勝誰負?

 

Tag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