使徒行傳第15章

耶城會議,一錘定音 作者:何啟明

耶路撒冷會議是使徒行傳裏一段非常重要的記述;它在結構上位於全本書的中央,夾在第一次宣教旅程結束及第二次宣教旅程開始之間(十四27~十五35)。這會議在救恩歷史裏扮演了一個非常重要的角式,它肯定了外邦人與猶太人是平等、不分種族,大家都因信耶穌基督而白白的得到救恩。它不單肯定了外邦人在神面前的身份,也為猶太人重新發現自己的身份及在神面前重新定位。福音是給猶太人和外邦人的(參九15;十34、36、45、47;十一1;十三47~48;十四27)。猶太人與外邦人在耶穌基督裏成為一群與神復和的子民,在基督裏合成為一個身體。耶城會議的議題包含兩方面:

一:是神學上的:外邦人是因信稱義再加上遵守律法,抑或是單單信

靠耶穌就可以蒙神悅納,獲得救恩呢?關於這方面的議題,會議的結論非常清晰,它確定了單單靠恩得救的核心信仰。

二:是宣教上的:外邦人是否需要先成為猶太人(這裏是行割禮才可成為猶太人)才可成為貨真價實的耶穌基督的門徒呢?會議指出福音的本質上是超越了種族、國籍、社會和文化界限的,信徒不受律法的束縛,更不受猶太文化的規限。

是次會議經各方熱列討論,包括彼得的見證(參十五7~11)、巴拿巴與保羅簡單的分享(參十五12)及雅各權威性的總結(參十五13~18)。最後,雅各提出顧及到兩方面的意見:一方面是他不認為外邦信徒需要接受割禮及遵守猶太人的律法規條,另一方面為了保持外邦人與猶太信徒彼此交往,外邦信徒也應遵守某些行為的規範。

這些規範涉及實際的生活問題,外邦信徒要敏銳猶太文化的忌諱,這些禁忌就是:禁戒偶祭偶像的物和血,並勒死的牲畜和姦淫。路加再次採用他慣用的功能性重複,藉著會議的議決(十五20)、給信徒的信件(十五29)及後來的敘述(二十一25),來強調這四項禁戒的事的重要性。

這四件禁戒可分為兩組,首三條為禮儀的規條,而最後一條則為道德規條。姦淫屬於道德的律例(參利十八6~18),這律例是各時代的基督徒都要遵守(參帖前一9~10;四3~8)。拜偶像之物對當時歸信主的外邦人確是一個切身的難題,因為他們在街市上買到的肉類,多是拜過偶像的,保羅在哥林多前書第十章也特別要去處理這個問題(參林前十14~ 33)。禁戒血和勒死的牲畜這兩樣都是舊約的遺習;在新約的亮光下,基督徒已活在屬靈的實際中,故不需受它的束縛。

信徒在基督裡已得到自由,但也要敏銳猶太信徒一直恪守的規條,免致防礙福音的擴展。之前,華人教會一直教導這些都是各時代信徒都要遵守的命令,特別是禁戒食血的問題。現今華人對敘事文體的認識,深明許多規範是有時代性的。可是,我們對於那些一直接受這些規條的信徒,我們則要小心處理,否則成了我們與他們之間在主裏相交的障礙,反而與耶城會議的精神,那就是「在必要的事上要合一,非必要的事上可以自由,所有的事上都有恩慈」背道而馳了!

思想:保羅在書信裡指出信徒可以自由享用百物。但要切記不要濫用基督裏的自由,要留意良心軟弱的肢體,以免防礙了彼此的相交;我們更要敏銳未信者的禁忌,以免攔阻了福音的擴展。為著能與信徒深入相交及未信者更易接受福音,你有甚麼習慣或生活小節需要為主放棄呢?

(靈修文章已獲「爾道自建)授權使用)

祈禱:為我們的生活和習慣能見證神祈禱,求主讓我們有智慧分辨甚麼行為對別人有益處,並放棄那些絆倒別人的習慣。

 

Tags: